甘孜日報 2019年06月24日
◎王萌
這幾天,理塘縣濯桑鄉(xiāng)業(yè)務村活動室院壩里建好了一座新公廁。一個皮鞋總是沾滿灰土的中年漢子路過這座廁所時,總是忍不住多看兩眼,嘴角還不時露出微笑。“這是我老東家——新都區(qū)泰興鎮(zhèn)人民政府給我們村新修的公廁!”援藏干部楊旭興奮的說。
“我村活動室院壩里原來是沒有公廁的,但是人吧總會有三急,有時大家就……”談及為什么修公廁時,楊旭如是說,“所以我就琢磨著給大伙修個公廁,讓大家養(yǎng)成好習慣,真正實現(xiàn)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yǎng)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我們援藏干部來理塘,就該為老百姓做點實事!”
決心已下,第一個困難來了——沒有錢。濯桑鄉(xiāng)業(yè)務村是一個2018年才脫貧的村,雖說脫貧了,但老百姓的日子還是緊緊巴巴的。思來想去,楊旭把目光盯上了自己援藏前的“老東家”——成都市新都區(qū)泰興鎮(zhèn)人民政府?!版?zhèn)政府領導還是很關心我們業(yè)務村、關心我的,我給泰興領導匯報了想法后,他們從也不寬裕的工作經(jīng)費中擠出了4萬元,幫我們村修公廁,我代表我們村民感謝他們,也感謝泰興鎮(zhèn)領導對我援藏工作的支持”,楊旭說。談及“化緣”經(jīng)過,楊旭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
有了經(jīng)費,還沒歡喜幾天,楊旭又一頭撞上了“大石頭”。找了三個建筑老板,開價最高的12萬,最低的6萬。楊旭看了看懷里的4萬元錢,向建筑老板提出降價的懇求,卻換回來一句“真誠”的建議:“你還是在地上順便挖幾個坑得了!”“那樣怎么能行?怎么給業(yè)務村的老百姓交代?我一定要修一個能沖水的公廁!”楊旭暗下決心。
苦心人,天不負。在楊旭的堅持下,或者說是被楊旭的堅持感動下,第四個建筑老板答應了。2019年4月,廁所開工,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那些都是沒有的,只是多了一個采購員、多了一個監(jiān)工,均由楊旭擔任。上縣城采購建材,差的不想要,好的討價還價,這事有楊旭;回村里給公廁選址、放線、挖化糞池,這些事還是有楊旭。一天到晚,楊旭東跑西顛、上躥下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位援藏干部在理塘弄了塊地皮、修了個大房子、走上人生巔峰呢!
具體過程,按下不表。5月20日,公共廁所總算修好了。這個“低配版”的公共廁所還湊合,有陶瓷蹲具、能沖水、有化糞池;缺點也有:地面沒瓷磚,水泥抹了抹;墻面沒裝修,涂料抹了抹……“真沒錢了,公廁的‘男廁所’、‘女廁所’等標志牌都是我自己掏錢做的,還不敢喊廣告公司上門安裝,都是我自己粘上去的”楊旭一攤手、苦笑著說。楊旭說的不假,完工后,包工頭一臉哭喪的找到楊旭說:“兄弟,你這活兒我沒掙到錢??!”
公廁修好后,楊旭只要走過就會多看兩眼,猶如自己的“孩子”一樣。
村民亞批說:“真的感謝我們的駐村干部楊旭同志,有了他修的公廁,我上廁所都方便了?!闭f過類似話的村民很多,還是那句話:干部好不好,老百姓心里跟明鏡似的!
“我來援藏的初心就是能為老百姓做點事情,我不需要金杯銀杯,老百姓給的‘口碑’才是我的獎杯!”楊旭驕傲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