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8月18日
充巴向學員講解藏紙制作技藝。
講解員講述紅色文化。
游客在博覽院體驗當地民俗文化。
◎本網見習記者 黃天威 文/圖
“我?guī)ьI大家來領略真正的‘文瀚康巴’‘神奇康巴’‘智勇康巴’‘魅力康巴’‘多彩康巴’!移步換景,讓手機前的網友們一飽眼福!”8月8日,德格縣“向黨獻禮”兩大經典文旅品牌暨十六個文旅融合景區(qū)園區(qū)迎來集中“云開園”。在“探園式”線下體驗直播環(huán)節(jié)中,藏風少年昂旺斑鳩帶領網端觀眾開啟“云游康巴文都”的沉浸式游玩——在展銷體驗中心做一次捏土陶畫唐卡鑿石刻的“匠人”,在康巴智庫主題展館做一次破解藏紙奧秘的“文人”,在朗瑪演藝中心做一次驚艷開嗓或聆聽天籟的“嗨人”……15萬觀眾共同見證“沉浸式康巴文化之旅”“體驗式紅色教育之旅”以及全國涉藏地區(qū)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文旅融合園區(qū)康巴文都等一一精彩亮相。
康巴文都一經開園,網民們熱血沸騰,迫不及待想來這里一飽眼福,親身體驗當地的民風民俗、特色餐飲和紅色文化。
“紅色德格”激蕩人心
康巴文都距德格縣城2公里,總投資8.8億元,占地910畝,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集“博覽、研訓、體驗、餐飲、住宿、休閑、觀光、文創(chuàng)、傳習”于一體,由文博中心、文創(chuàng)中心、旅學中心、海螺演藝中心、展銷體驗中心等12地塊組成,是迄今全國涉藏地區(qū)中規(guī)模最大的文旅融合園區(qū),同時也是國家3A級景區(qū)。
8月15日,記者走進位于康巴文都11號地塊的“紅色德格展覽體驗區(qū)”,這里不僅以精美布展再現中國共產黨帶領德格干部群眾砥礪奮進的歷史進程,同時在體驗區(qū)內專設雀兒山大講堂,為干部職工、廣大群眾、游客開啟波瀾壯闊的紅色之旅提供絕佳“窗口”。
“在十八軍搶修雀兒山段時,張福林從炮兵成為了工兵,擔負著最艱巨的爆破任務,他不分晝夜刻苦鉆研爆破技能,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爆破記錄。1951年12月10日,他英勇犧牲在雀兒山上。在十八軍進軍西藏之時,涌現出了降央伯姆、夏克刀登等土司頭人積極投身解放事業(yè),紛紛捐贈物資支持部隊,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就將14400頭牦牛送至部隊,為解放軍進軍西藏最艱難的運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痹诩t色德格紀念館,縣檔案館館長達瓦擁西正在為前來參觀學習的機關干部們講述那段紅色歷史。
紅色德格紀念館分設“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薪火相傳”三個主題展區(qū)。以“兩路精神”和“德格精神”為核心支撐,展示了德格縣從封建農奴制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時代變遷和解放軍第18軍在德格雀兒山邊修路邊進軍為和平解放西藏打下堅實基礎的崢嶸歲月,同時還展示了在黨的帶領和省內省外對口精準幫扶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德格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巨變。
達瓦擁西感慨地說,十八軍在修建雀兒山公路時,犧牲了300余人,形成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正是在這樣的精神鼓舞下,2017年9月,長7079米的雀兒山隧道建成通車,這是世界上高海拔超特長隧道,“山鷹也飛不過的山峰”終于變通途;全縣人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圓夢小康。
2018年,康巴文化博覽園開建,達瓦擁西就充滿了期待,她把工作地點“搬”到了工地上,負責康巴文都十多個展館的采購任務。如今,她和另外14名講解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發(fā)生在德格的紅色故事、德格人民接續(xù)奮斗的故事講述好,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奮斗精神,將紅色德格紀念館打造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紅色德格紀念館已接待團體280多場次、3萬余人。
“百村抱團”闖出致富路
康巴文化博覽園園區(qū)包含23種非遺項目展示區(qū)、33座非遺研學體驗館、1個大型演藝中心、9大特色旅拍廣場,N處網紅打卡地,全面展示康巴文化、格薩爾文化、南派藏醫(yī)藥文化、民族手工藝文化。散落在德格偏遠牧區(qū)的非遺文化在康巴文化博覽園登上了“大雅之堂”。
“你們買的10張?zhí)氐燃垼阆聛砉灿?000元。謝謝你們支持,我再多送一張,希望你們回去后能幫我們多宣傳?!钡赂癫丶堉谱骷妓噦鞒腥顺浒拖蜻h道而來的西藏畫家昂桑、昂青兄弟倆高興地說。
“國外早就有將藏紙用于繪畫的先例,不論是從作畫時色彩的呈現、再到最后的保存,藏紙的效果遠勝市面上的其它宣紙,很受不少書畫家的青睞。”昂青說。
德格充巴藏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中心共有兩層,博物館將展覽、生產、銷售相結合,詳細介紹了藏紙的源起、制作與發(fā)展?!皞鹘y(tǒng)藏紙,也叫狼毒紙。是以狼毒花為原料,根莖經過九大工序制作而成。因為狼毒花含有毒素,工人們必須戴著口罩進行蒸煮?!背浒驼f。
“從事藏紙制作行業(yè)幾十年,我免費帶了200多個徒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漢族也有藏族。我堅守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制作德格藏紙這門傳統(tǒng)技藝傳承下去。”充巴告訴記者,西藏阿里地區(qū)的益西曲珍在這里學習藏紙制作工藝回到家鄉(xiāng)后,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年收入超過20萬元。
雪域手造工匠杯“康巴匠人”“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邀請函”“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等證書獎杯,書寫著充巴的榮光。“從曾祖母擁錯開始造紙,到我媽媽這代已經是第四代了。幾十年來,哪個山頭和片區(qū)的狼毒花根莖好、質量高,她都銘記于心?!痹谕夤ぷ骰丶倚菁俚呐畠核睦汕渥院赖卣f。
“充巴姐不僅教我們藏紙制作技藝,每個月還給我們發(fā)3000元的基本工資,誰家生活上有困難,她也總是解囊相助?!眻@區(qū)工人翁姆一邊給狼毒花去皮,一邊感激地說。
“以前在自家的小作坊生產,知道我們藏紙的很少。如今搬到了博覽園,不僅讓游客近距離了解到我們的生產工藝,提高藏紙知名度,還拓展了市場?!背浒驼f,通過博覽園,讓歷史悠久的民族手工藝走進了大眾視野,也為民族手工藝傳承人找到了增收途徑。
“德格是康巴文化發(fā)祥地,但文化產業(yè)形態(tài)小而雜、小而散,貧困群眾缺乏技能,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國家惠民資金與采挖蟲草、野生菌等收入,產業(yè)發(fā)展已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最大短板。”德格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麗娜說,康巴文化博覽園的建成,實現了百村抱團和文旅商深度融合。
麥宿手造在康巴文化博覽園的展銷中心負責人黃鑫,過去走南闖北推銷麥宿手工產品如今,康巴文化博覽園開園后,手工產品變旅游產品,他們將展銷中心與麥宿手工業(yè)基地和扶貧車間的產品相結合,開設了產學研親子游體驗班,讓孩子們體驗手工制作技藝,打造了網上直播帶貨的直播間,打出漂亮的文旅商融合組合拳,帶動貧困戶就業(yè)。
“以前我在縣城開餐館,消費者以當地市民為主,生意勉強能維持?,F在,我搬到了康巴文化博覽園,消費群體面向游客,生意更加紅火了?!比竷荷缴角f老板扎西澤登高興地說。
康巴文化博覽園有30多個固定銷售攤位。全園可吸納300名貧困人口就業(yè),全縣102個貧困村可實現年分紅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