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7月06日
跟著鞠萍姐姐聆聽歷史與當下的“對話”
鞠萍姐姐一行正在聽小小講解員講紅色故事。
◎本網(wǎng)記者 岳詩蕊 文/圖
7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少兒頻道《大手牽小手》欄目組走進道孚縣紅軍長征史館,了解紅色故事、汲取紅色力量。
當天下午,身著民族服飾的小講解員在館前迎接鞠萍姐姐、金豆哥哥一行。來到展館前,映入眼簾的長征史館由兩棟主體建筑(朱德舊居和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以及一個廣場構成。跟隨小小講解員的步伐,欄目組一行走到了朱德舊居?!熬掀冀憬悖覀冇屑t色故事想要講給你聽……”在他稚嫩但堅毅的話語中,我們了解到:1936年2—7 月, 朱德、康克清同志居住于此。在他們婚后不久,朱德總司令利用戰(zhàn)事不多的機會,手把手教康克清同志識字寫字,鼓勵她今后為黨做更多的工作。
望著講解員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一幅溫馨的照片——朱德總司令耐心地為康克清同志指著課本上的生字并教授于她,康克清同志全神貫注盯著課本,邊念邊寫。
據(jù)介紹,在道孚期間,朱德總司令在居住地經(jīng)常收發(fā)電令,召集劉伯承、徐向前同志一起分析形勢、做出決策。對于朱德總司令的衣食起居,康克清同志則一直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伴隨講解員的娓娓道來,鞠萍姐姐一行駐足端詳著展館內留存的紅色記憶,凝望著展廳內的文物、畫照,感悟了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的堅定信念,了解了紅軍可歌可泣的長征奇跡。
歷史因傳統(tǒng)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爸鞝敔斣谖覀兊梨诳h還有其他故事呢……”在小小講解員的帶領下,欄目組一行走到了朱德舊居外部的雕像旁?!熬掀冀憬?,這座雕像背后的故事,我想講給您聽……”隨著講解員的介紹,我們揭開了這封從北京來信的“神秘面紗”?!斑@封信是革命前輩康克清同志寫來的,信中特別詢問起紅軍長征時期留在道孚縣的小戰(zhàn)友馬三姐的情況。因為這封信,馬三姐這位隱姓埋名60年,已經(jīng)和道孚本地人無異的老人和她曾經(jīng)的革命往事才浮出水面,躍然于眾人視野。”
據(jù)了解,馬三姐是革命先烈馬步能之女,江西人。1936年7月,紅軍部隊繼續(xù)北上,她和姐姐留在了道孚。在她“紅軍后人”的身份被揭開后,當被問對組織有什么要求時,她和父親一樣說道:“沒有要求,請組織放心?!笨缭?0載春秋,這句話,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是紅色基因的賡續(xù),也是民族交融的延續(xù)……聽完講解員的介紹,鞠萍姐姐一行人豎起了大拇指連連稱贊,“從江西到道孚,馬三姐和父輩在融入當?shù)氐倪^程中,定有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我們道孚的小朋友也要繼續(xù)努力,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
回顧歷史,紅軍長征時,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鑄牢了民族團結之根。在道孚,各民族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共同播撒下革命火種。著眼當下,今天的道孚,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積極探索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新模式,民族團結之花已常開長盛。
隨后,一行人進入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展館。在講解員繪聲繪色地講述中,欄目組了解到,1936年紅軍翻過黨嶺雪山,道孚的河谷和牧場就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鞠萍姐姐看著展館內翻越雪山的油畫和紅軍爬雪山時用的“腳馬子”,感慨著惡劣的氣候條件給當時來自海拔較低地區(qū)、缺乏御寒裝備的紅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戰(zhàn)士們克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磨練,經(jīng)歷如此多的生死考驗,行軍路上艱難險阻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最終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在此期間,道孚青年積極參軍,投身革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參加紅軍的有亞卓鄉(xiāng)的王壽才、章大等10人。歲月如歌,斗轉星移間,革命火種終成燎原之勢,革命責任鑄就時代擔當。今天,在講解員的講述中,我們不難感受面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一新的責任,道孚人民義無反顧再度奔赴征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在新時代的征途中,探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建設進程,聚焦我州“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成效,道孚各族兒女正在繪就新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