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90后藏族女護士的“援鄂路”

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12日

格絨下姆在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隔離區(qū)看護新冠肺炎患者。

◎本網(wǎng)記者 李婭妮 文/圖

堅守初心

奔赴抗疫最前沿

時至今日,回首60天的援鄂戰(zhàn)疫。這 位 90 后藏族女孩流露出感性的一面,頻頻淚濕眼眶。

2020年農(nóng)歷春節(jié),格絨下姆期盼多時。這個出生于丹巴縣革什扎鄉(xiāng)洛爾村的“嘉絨姑娘”,已數(shù)年未曾回家過年。今年好不容易輪休,終于能回到家鄉(xiāng)同父母親朋過年。  

可闔家團圓之際,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個消息時刻牽動著格絨下姆的心, “作為醫(yī)護工作者應該申請到一線去,但怕父母擔心,我一時間也不知怎么開口。”

 “你是護士,又是一名‘老黨員’,關鍵時刻要義不容辭地頂上去。要積極主動申請到抗疫最前線去,我們?nèi)叶际悄愕暮蠖?。”大伯汪扎的話,堅定了格絨下姆的決心。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格絨下姆回到成都。從報名加入院部急診志愿者隊伍到ICU上崗技能培訓,從請纓支援院部重癥醫(yī)學科臨床護理到學習使用神奇的 ECMO技術(shù)……她反復錘煉著過硬本領,時刻準備著“遠征”、“出戰(zhàn)”。

 2月6日晚9時,護士長曾繼紅在微信群發(fā)布“志愿申請去疫區(qū)一線”的通知。格絨下姆毫不遲疑,寫下請戰(zhàn)書,按上“紅手印”,第一個提交到群里。

 “你做好準備,明天出發(fā)!”兩小時后,她接到了護士長電話,成為眼科200余名醫(yī)護人員中唯一入選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第三批援鄂醫(yī)療隊的成員。

她七上八下懸著的一顆心安了;而丈夫彭戚卻哭了……

不舍、擔心,更多還是驕傲……丈夫連夜給妻子打包行李,格絨下姆則琢磨著怎么告訴父母。輾轉(zhuǎn)良久,她第一時間想到了大伯。

 “你爸媽的思想工作,我去做!”聽到侄女將赴前線支援,汪扎激動難抑,立即轉(zhuǎn)賬 600 元,要侄女代為捐贈給武漢,叮囑格絨下姆要全力以赴、踏實干事。

 2 月 7 日,第三支援鄂醫(yī)療隊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新八教樓前集結(jié)。宣誓、擁 抱、打氣、道別。上午 11 時,點點絳紅,匯合成一股暖流,向武漢涌動。 

“我要盡我所能,以‘后浪’之力、以 ‘后浪’之勇、以‘后浪’之勢,協(xié)助前輩們奪取‘戰(zhàn)疫’勝利?!?/span>

 心念江城鎖瘟君!90后的女孩留下擲地有聲的話語,奔赴一線。

針下有情

與祖國同歷風雨

2月7日抵達武漢后,“華西天團”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湖北省人民醫(yī)院)東院兩個重癥病區(qū),承擔起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

初到江城,對接當?shù)蒯t(yī)護、適應全新環(huán)境、穿戴防護設備、采購生活物資、全方位培訓……留給她“心理建設”的準備時間并不多。

很快,她就前往最危險的地方。2月9日早班,格絨下姆第一次進入污染區(qū),開始著手臨床工作?!熬戎螚l件需要因地制宜,如果沒有條件,我們就來創(chuàng)造條件。”醫(yī)療隊隊長康焰的話,深深刻在格絨下姆的心底。

當時,兩個重癥病區(qū)已經(jīng)入住了77位患者。格絨下姆和隊員們發(fā)現(xiàn),此時的東院因完全收治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諸多流程亟待理順、分級診療急需建立、拉網(wǎng)式排查直待開啟。防護服又悶又重,穿上后異常難受。

第一天上崗不出兩小時,格絨下姆就出現(xiàn)了缺氧的癥狀?!按┥稀z甲’,我們就是戰(zhàn)士!”格絨下姆默默堅守在崗位上。 

“在這里我們是‘百變小櫻’,要治療患者的病情、關切病人的心理、也要照料老弱的起居,迅速轉(zhuǎn)換角色十分重要?!备?span style="text-indent: 2em;">絨下姆說,那段時間雖然身體很疲憊,但巨大的心理壓力才是最難克服的。

高風險的壓力、高強度的工作,僅是數(shù)道關卡之一。上眼瞼內(nèi)皮細胞脫落,是這些年輕醫(yī)護人員從未經(jīng)歷過的考驗。格絨下姆說,剛戴護目鏡時,因缺乏經(jīng)驗,不僅鏡片很快起了霧氣,而且睫毛極易被壓彎倒戳進眼睛,導致長時間異物感,雙眼很快布滿血絲,不停地流眼淚。

 “這張照片是援鄂留給我的‘紀念章’!”格絨下姆指著當時同事捕捉到她道道血絲的雙眼照,顯得平靜而樂觀。她記得,為了節(jié)省防護物資,醫(yī)護人員往往很少喝水,大量的出汗加之攝水不足,每次一出隔離區(qū)不免眼窩凹陷,鼻梁和耳朵勒得麻木。同時,因反復洗手消毒,雙手發(fā)紅、破皮稀松平常,就連溫水濺到手腕,都是鉆心的疼。

而在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甘孜州,這張留下“疫痕”的照片,被本地人稱之為“天使的印記”。

90后的藏族女孩生平最“丑”的一張的照片,上了熱搜,激勵著家鄉(xiāng)父老齊心抗疫。

換藥清創(chuàng)、基礎護理、資料填寫、例行查房······5月10日早8時,記者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眼科見到護士格絨下姆時,她正逐一走訪病房,詢問患者情況。

 5 月 12 日,國際護士節(jié)當天,格絨下姆將站上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2019 年度“十佳護士”的領獎臺,成為全院唯一獲獎的藏族女護士。 

“沒想到我這樣的‘山里娃’還能在紀念‘提燈女神’南丁格爾 200 周年誕辰的時刻獲得榮譽,能夠作為抗擊疫情的‘川 軍’代表向廣大逆行白衣們致敬?!?/p>

從丹巴山村到天府中心,這條通往全國最高醫(yī)學殿堂“中央”的路,她用了27年一路追尋。然而,令她終生難忘的,卻是今年在荊楚大地上逆行堅守的日子。

肩上有責

用愛心呵護患者

醫(yī)護患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格絨下姆的疫中日志記錄了不少“出征一線”的心路歷程。她不止一次地告訴記者: “2003 年非典時期,全世界守護‘90 后’;2020年,換‘90后’守護這個世界。這兩個月,是在最好的年華做最有意義的事?!?/p>

猶記得——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給患者做治療,第一次近距離直面病毒,第一次對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第一次嘗試動靜脈置管護理,第一次體會肺炎患者病情進展迅即,第一次看到ECMO發(fā)揮作用拯救生命······太多的第一次,讓名字有著“吉祥如意仙女”寓意的格絨下姆,見證了大疫當前下的守望相助。

 4月6日,最后這支堅守東院的國家醫(yī)療隊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第三支援鄂醫(yī)療隊共計收治230人,治愈106人,轉(zhuǎn)出71人。4 月7日,撤離武漢順利抵蓉那天,格絨下姆深切明白了“強迫癥”能“強”出醫(yī)務人員的安全“,細節(jié)控”能“控”出新冠戰(zhàn)疫的勝利。

自2013年工作以來,格絨下姆一直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句初入醫(yī)學殿堂時的誓言;如今,她恪守的誓言,增添了具有實操可行性的方法論。

她前所未有地感激著,自己從事護士這份職業(yè)。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親歷命運的悲愴、見證生命的奇跡,那些充滿力量的身影、那些飽含期待的眼神,對于每一名戴上燕尾帽的護士來說,守護生命,便是無悔選擇。

在格絨下姆看來,“愛和希望”永遠比病毒傳播得更快,“專業(yè)和勇敢”終將戰(zhàn)勝病魔。馳援武漢 60 天,她念念不忘的是——這座城市的燈光、隔離酒店的員工、公交接送的司機、患難與共的夫妻、一起拼命的戰(zhàn)友……

4月8日凌晨,“華西天團”返回成都黑龍?zhí)豆珗@隔離的第二天,也是武漢解封當天,所有人默契地熬夜“鎖定”直播,“黃鶴樓燈火璀璨,收費站車流長龍,曾經(jīng)宛如一座空城,如今生氣正在聚集,不久將恢復最初的美好。” 

“下姆,30 床病人要做瞼板腺按摩!” “下姆,我掛著液體你幫忙翻哈身?!薄跋?姆,你研究生考試準備得咋樣?”……華西眼科一如既往的人滿為患,格絨下姆又回歸到了從前的作息時間。

但她從未像現(xiàn)在這般珍惜事無巨細的平凡日常。她盤算著,2009 年從老家考上了川北醫(yī)學院大專,自己的人生軌跡便

開始悄然變化。2012年被學校推薦至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實習;2013 年輪轉(zhuǎn) 12 個科室,以優(yōu)異表現(xiàn)順利完成實習;2014 年被選拔入該院素有“小魔女培訓”的護士規(guī)培,兩年后結(jié)業(yè)成功留院。

格絨下姆覺著自己特別幸運,她想將這份幸運傳遞。作為一名眼科護士,她說,自己能做的就是用愛心呵護患者的光明。

年輕美麗的格絨下姆如今沒有絲毫畏懼,她在朋友圈中寫道:“就像剃掉的鬢角會長,術(shù)濟患者的熱望也會漲!”這些年,科里實習和規(guī)培的“小護”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格絨下姆始終鉚在工作崗位。

 “看到病人康復就是最大的幸福?!?0后的山鄉(xiāng)藏族女孩,就這樣沿著平凡之路,走進了這光芒四射的中國醫(yī)學殿堂。







  • 上一篇:仁心護士“劉一針”
  • 下一篇:走近“男”丁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