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9月30日
巴桑卓瑪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表彰。
◎甘孜日報記者 甘超 文/圖
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巴桑卓瑪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表彰。
近年來,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巴桑卓瑪主動協調牽頭辦結了各類重復信訪舉報件,對業(yè)務范圍外問題不予受理的原因做好解釋,積極協調轉辦相關部門,督促落實主體責任等。她清楚知道,自己必須當好黨和群眾的“紐帶”。
在2000年的夏天,巴桑卓瑪告別校園,成了社會大家庭的一員。她先后在石渠縣中學、石渠縣人民檢察院,甘孜州人民檢察院、甘孜州紀委監(jiān)委等單位歷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皥允卦诒O(jiān)督執(zhí)紀的第一道關口,嚴把第一道程序,努力踐行對黨和群眾的莊嚴承諾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別人眼中忙碌辛苦,甚至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巴桑卓瑪有著自己的理解。
在工作期間,巴桑卓瑪嚴守監(jiān)督執(zhí)紀第一道關口,做好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發(fā)揮精通藏漢雙語和紀法知識的雙重優(yōu)勢,一絲不茍地完成了案件組交給的受理信訪舉報任務。特別是瀘定“9·5”地震發(fā)生后,主動請纓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從駐村入戶開展房屋受損登記,到群眾困難訴求收集,再到群眾情緒疏導,始終堅守一線,登記受損房屋500多戶,收集訴求500多條,疏導群眾情緒1000余人次,讓災區(qū)群眾深切感受到了黨的關心。
此外,2017年,她參與依法治理宗教事務專項工作,并牽頭辦結了國家信訪局交辦的重復信訪舉報件,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團結,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
多年來,巴桑卓瑪一直堅守在監(jiān)督執(zhí)紀的第一道關口,嚴把第一道程序,做好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努力踐行“做黨的忠誠衛(wèi)士,當群眾的貼心人”的莊嚴承諾。為此,她還聚焦自身素質提高,持之以恒學習黨的理論、方針和政策以及紀檢監(jiān)察業(yè)務知識,并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取經”,逐步掌握工作規(guī)律,工作也很快上手。
巴桑卓瑪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難忘事。2019年的一天,她的辦公室迎來了一位來自瀘定的阿婆,當阿婆完成信訪舉報后,巴桑卓瑪給了阿婆100元車費。幾天后,阿婆專門為她送來自己釀制的野果汁,雖然因為工作紀律不能收下野果汁,她心里卻很溫暖。
還有一次,巴桑卓瑪在辦公室里接到一位從德格縣白埡鄉(xiāng)日火村輾轉前來反映村里草補林補發(fā)放、村集體資金使用情況不公開等問題的老人,她按照管理權限,立即整理好相關資料轉送德格縣紀委監(jiān)委并跟蹤督促該信訪件辦理。經核查,老人的反映基本屬實,德格縣紀委監(jiān)委給予該村黨支部書記黨內警告處分等……
除完成基本工作,她還讓“走團結之路,開幸福之花”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孩子們心中。作為村里最早走出去的大學生之一,巴桑卓瑪不忘桑梓之情,她常說,“我能從農牧民家庭走上工作崗位,離不開父老鄉(xiāng)親的關愛支持,更離不開黨的教育培養(yǎng)。”于是,她利用假期回到老家石渠縣真達鄉(xiāng)更思村。
更思村的農牧民群眾文化水平不高,輔導孩子們學習是不少鄉(xiāng)親的難事兒。于是,巴桑卓瑪就利用業(yè)余時間為村里的40多個孩子輔導功課。2020年,她和家人還自費為孩子們修建了70多平方米的學習室和50多平方米的圖書室,作為輔導孩子們學習的固定場所。“我是從村里走出來的,能為鄉(xiāng)親們做點事,我很幸福。”巴桑卓瑪說。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如今,她是甘孜州紀委監(jiān)委駐州委統(tǒng)戰(zhàn)部紀檢監(jiān)察組副組長、二級監(jiān)察官,也是四川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獲得者。
“參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何其有幸!”巴桑卓瑪說,這個榮譽是黨和人民給她的,能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是她的最大光榮,這既是認可、亦是鞭策、更是責任。
巴桑卓瑪表示將時刻不忘初心,不忘甘孜人的本色,以“爬格子”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彰顯應有的擔當,繼續(xù)在民族團結的征程中,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積極參與各類民族團結活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讓民族團結之花在甘孜大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