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9月02日
◎楊全福
起自大金川河面上的這場霧氣,模糊了遠山與流水的界限。乾隆御制碑已近在咫尺,卻不知道怎樣才能抵達目的地。此時,峽谷底河流激起的浪花拍擊兩岸時發(fā)出的聲響,岸邊白楊樹在風(fēng)中翻動著葉片時發(fā)出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這樣的天氣,早已讓我的視野和意識陷入錯亂之中,那些天啊、地啊、云啊、樹啊、水啊等沒有了確定的位置。那些在河岸邊勞作的人們也只好放棄了手中的活,與同在霧中的人說話,不過乍一聽仿佛是從河谷底的水流中發(fā)出來似的,很容易讓人的視野和意識陷入混亂,恍惚時甚至無法辨明天空與大地、水流與巖石、河道與行人的確切位置。此時,河谷旁的山坡上傳來鼓聲,那聲音也仿佛是從水中傳出似的。對于這里,我完全陌生,因此也就不辨這些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因為在峽谷之間,這些聲音是碰到對岸之后又回蕩回來。于是,聲音就在這里來來回回,直至蕩出山的圍裹,散在無邊的宇內(nèi)。
峽谷底的這一條河流,是大渡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起源于青海阿尼瑪卿山脈,浩浩蕩蕩幾千里,在峽谷間曲折回旋,覽盡兩岸的無限風(fēng)光后才來到這里。從這里下去,再過幾十千米,在我蝸居的小縣城旁與小金川河流匯合后,始稱大渡河。在這兩條支流里,有一種鱗甲細密、肉質(zhì)鮮美的齊口裂腹魚,當(dāng)?shù)厝朔Q其為細甲魚。幾年前由于人們的過度捕撈,這種魚幾乎絕跡。以此為食的水獺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這些魚才免去了滅頂之災(zāi)。此時,在河谷底那些嘈嘈雜雜的聲音中,還分明聽到了這些細甲魚愉快地吐著泡泡的聲音。
大金川河畢竟是大渡河上游的一條河流,也是孕育中華文明長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到今,河流之中的那些魚類,見證了高原的興衰繁榮和悲歡離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茁壯的成長。在那些坎坷的歲月之中,它們從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誓言和愿望,與命運抗?fàn)?,也找到了命運的轉(zhuǎn)折點。
沒有到過大金川、未識曾達乾隆王御制碑之前,我早就聽說過乾隆王打金川的故事。在大小金川峽谷之間,那些故事就像是格薩爾王史詩一樣,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從沒有停止過。相傳,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意欲并吞諸蕃”,又攻明正土司。1747年,清軍3萬人分兩路進討,久而無功,川陜總督張廣泗被清廷處死,改派岳鐘琪為總兵,刻期進討。1749年,莎羅奔請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以后,大小金川之間常有沖突。到18世紀(jì)60年代,金川局勢再度緊張,又一次引起清王朝的關(guān)注。1766年,清廷派四川總督阿爾泰聯(lián)合9家土司會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澤旺子)卻與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莎羅奔侄孫)聯(lián)合反清。1771年清軍敗績,清廷又將阿爾泰革職,派溫福入川督師,向金川進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開始。1773年,溫福戰(zhàn)死,清廷又派阿桂為將軍,增兵金川。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清軍推行以碉制碉、步步為營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先攻勒烏圍,再舉兵進攻刮耳崖,戰(zhàn)爭終于在1776年初取勝。歷時五年、死傷逾萬人、耗銀7000萬兩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結(jié)束。
在200年來,乾隆皇帝打金川事件在大小金川民間流傳,這種口口相傳的故事大多被人們進行了語言的修飾和加工,因此,也就難免有以訛傳訛的嫌疑,多了一些牽強附會之說。然而,每每聽別人說起這段戰(zhàn)事時,我總會細細的揣摩。在這時候,我的眼前不由得呈現(xiàn)出這樣一則生動的畫面。在峽谷底,清軍揮舞著讓人望而生畏的戰(zhàn)刀,挺著長矛,吶喊著,在河谷地帶與土司官寨的士兵以命相搏。刀劍聲、風(fēng)聲、吶喊聲響徹山谷。高碉上,箭矢如雨。那一尊尊紅衣大炮環(huán)飼四周,硝煙和炮聲中,那一顆顆生鐵鑄就的圓球飛向了石墻,猛烈的撞擊之后,也只是在橋面上留下一個小白點而已,無濟于事。夜晚,當(dāng)清軍和衣而臥的時候,那些守衛(wèi)高碉的土司士兵趁著夜色魚貫而出,一聲吶喊,沖入清軍的營帳之中,許多清軍在睡夢之中就身首異處。
晨霧逐漸散去,安寧鎮(zhèn)炭廠溝口的乾隆御制碑亭終于顯露出它本來的面貌。兩百余年來,大金川河流從上游浩浩蕩蕩奔來,過安寧鎮(zhèn)時河道突然間收縮起來,巨大的水流就集中在這百余米寬的河道里,自然之力在一瞬間完全爆發(fā)。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