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種片菜地 等我回家

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20日

      ◎張金剛

      農村的地大抵分兩類:一類莊稼地,一類菜園地。父母年邁,莊稼地已全部撂荒,或流轉出去,或交于荒草。而那緊鄰河邊的幾分菜地,父母卻拖著弓背的腰身,按時令種了,施肥、澆水、除草,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年四季,蔬菜不斷。

      我也曾勸父母,累就別種了,買菜吃也是買得起的。父親略帶嗔怪也略帶自豪地說:買菜?是誰說城里的菜不好吃,是誰吵著要吃家里的豆角、黃瓜、大白菜?不種,你吃啥?對了,田埂上那幾壟玉米正嫩著,抽空回家掰幾穗煮了吃!

      也是,老家那幾分菜地,是我永遠的念想。因菜,讓家鄉(xiāng)山水土地的味道和滋養(yǎng)一直未斷;因菜,將故鄉(xiāng)、老屋、父母與漂泊異鄉(xiāng)的我緊緊連在了一起。真要不種,還真舍不得。

      在城里工作安家。菜市場的菜,種類多,品相好,各季蔬菜,都能買到;可吃在嘴里,總感覺味道差很多。比如,夏天買的白菜,松松垮垮,寡淡無味,燉菜、做餡都不對味兒;冬天買的豆角,形是那個形,味兒卻不是那個味兒;買個西紅柿,吃著脆硬少汁,炒不爛,味也淡。

     所以,每遇回家,生為吃貨的我,都會點幾道菜。春天,來道菠菜豆腐、香椿雞蛋、素炒油菜;煮一碗面條,點點油花上浮著幾根菠菜、油菜,濃濃的青菜味,著實讓我迷戀。夏天,來道拍蒜黃瓜、臘肉豇豆、冰糖苦瓜;摘個嫩南瓜,擦絲兒與腌肉一起做餡包頓餃子,那味道真是美極。秋天,來道紅燒茄子、蘿卜燉肉、茴香包子;刨點兒花生,加鹽、花椒、八角一起煮熟當作零食,那才是秋天的味道。冬天,來道肉炒土豆、酸辣白菜、冰糖紅薯;爐火上,豬肉、白菜、土豆、粉條、豆腐、海帶,小火慢燉的雜燴菜,堪稱冬季暖心暖胃的絕配必備。

     每道菜,食材大都取自父母的菜地,他們也總樂于按我的吩咐,做上幾道或是一桌,等我回家美滋滋地享受,吃個精光。為了我的這點念想,父母將菜地看得很重。地,松了又松;草,鋤了又鋤;種子,挑了又挑;架子,搭了又搭;使的全是農家肥,種的全是家常菜。每每說起那些菜,我都極盡溢美之詞,父母豁牙露風,笑得燦爛。我知道,那片菜地,是父母晚年的得意之作。

     今年暴雨。起初考慮菜地鄰河擔水澆菜方便,如今卻因河水暴漲,全給沖了。父母站在河邊山坡上,望著洪水在菜地上面滾滾東流,愣愣地,不說一句話。我打電話安慰二老:沒事的,正好您倆也歇歇。父親沒發(fā)脾氣:也好,只是你們吃不到家里的菜嘍。母親悄悄告訴我:你爹是怕沒菜牽著你,就回家少了。我無語,默默說:不會的。

     胃知我的鄉(xiāng)愁,父母知我的胃。那次我買了一周的菜回家,父母卻不在。鄰居大嬸說:你爹娘去村東頭那個小山坡上開菜地了,說是趕著種一季蘿卜、白菜,等你好回來拿。我“哦”了一聲,拎了個小鋤頭,向村東頭走去……


  • 上一篇:夏夜童趣
  • 下一篇:鄉(xiāng)村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