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白呷山

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23日

 

八家寨井水

八家寨

  ■楊全富 文/

    丹巴縣河谷地帶原本并不缺水,不過嘉絨藏族的先祖?zhèn)優(yōu)榱硕惚軕?zhàn)禍,只得將家園建在貧瘠荒涼的山坡上,遠離了河谷,更遠離了水源,在半坡極度干旱之地含辛茹苦的生活。我的家鄉(xiāng)就缺水,為此衍生出許多裝水的器具,其中以圓木桶居多,其次才是扁桶,再后來,添置了各式的塑料桶。記得小時候,一到冬日,就要趕著家中的牛羊到遠隔數里的溝壑里,讓牲畜一次喝個盡飽,我們則要背著各式工具去砍取溝壑邊的堅冰,背回家后,在陰涼之地儲存起來。記憶里,故鄉(xiāng)的人們一大半時間都用在運水之中,因為要找水,因此有了專門找尋水源的風水師,他們戴著畫滿符咒的帽子,嘴里念著經文,煞有介事的實地查看一番后,用手隨便一指,指出了也許有水源的地方,讓人們順著自己所指的地方掘地幾十米,有時候也會有水流從里面流出來。極少的水量只能夠勉強解決解決人們的生活用水問題,全寨子幾百只牛羊的飲水依然得不到解決。為此,在雨季來臨的時候,也是故鄉(xiāng)人最激動的時候,人們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盡可能多收集雨水,從石板棚上流下來的雨水,因為沒有受到污染,可以儲存起來飲用,而從黃泥樓頂匯流下來的雨水,只能用來洗衣服、喂牲畜了。如今,每一個村寨都安了自來水管,這些井眼也大多廢棄了。

    在丹巴縣白呷村八家寨,至今還保留著一口完好的井水,據傳它異常甘甜,我便有了去看看的念頭。白呷村地處丹巴縣城后山,海拔高度約2100左右,清早,晨曦初始,我在彎曲如鉤的相間小徑上行走,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將一座山劈成了兩半,山谷的底部起初還是昏暗的,一會兒工夫,就升起了一股乳白色的霧氣。而山谷的那一邊,是一片灰色的山崖,異常陡峭。山谷的這側,坡度較小,覆蓋著干硬的野草和茂密的灌木,樹上綴滿了黃色、紅色的葉子,清冷的風不時吹落幾片在路上。翻過幾座小山坡后,白呷村就呈現(xiàn)在我面前了。走在鄉(xiāng)村的道路上,遇見幾位身著藏族服裝的婦女,她們都選擇走路的最邊沿,將寬敞的路讓給了我,這是她們對一個外來過客人的尊重,我朝她們點頭致謝。經過一道山坳,再爬過一座小山坡,就來到此行的目的地八家寨了。從遠處看,八家寨所有的藏房都聚攏在一塊凹形的地里,方圓大概有八百余平米,說是八家寨,其實我粗略的數了一下,大概有二十余戶。每一座藏房都用石頭砌成外墻,一共五層,房屋外用白色的石灰水染上了白色,窗戶邊沿涂上了黑色的邊框,從中可以一窺白呷村人簡樸莊重的審美情趣。在寨子中,有幾棵高大的楊柳樹,那肯定是水井的泉眼所在地了。在丹巴有“楊柳樹下必有水”的說法,走到柳樹下見證,果然有口水井。

    走向井口,一陣涼風撲面而來,在三棵巨大的楊柳樹中,一座背水哨臺、邊溝、引流槽等附屬設施齊全的泉眼就豁然眼前了。三棵楊柳樹樹干直徑達到兩米左右,粗糙的樹皮上布滿了黑色的紋理,樹冠達到五十平米,遮天蔽日,將驕陽和地面隔離開來。泉水出自一棵楊柳樹的根部,幾條粗壯的樹根在水中盤旋,顯得遒勁有力,就像是幾條巨龍纏繞在一起,水深大概有兩米左右,清涼涼的水從樹底的一個小洞穴里流出,掬一捧水輕啜,甘甜清涼直抵心脾。井水清澈,一眼就能看到水底褐色的巖石,沒有細碎的泥沙和氤氳的水蔓。就是雨季,井水也不會從井口溢出,水在外力作用下減少時,水快速的補充進來,讓人感覺不到它的盈虧。泉水邊,修建有哨臺,主要是用來放置盛水所用的木桶,人們用木瓢舀起泉水,倒入木桶中,待水滿后,坐在一起擺談家中的瑣事,在一陣陣發(fā)自心底的笑聲中,讓鄰里關系變得更加和諧。這里更是年輕人們談情說愛的地方,村寨中的男孩女孩們,待到十七八歲后,帶著純真的感情,在井口邊相遇,幫助心儀的人舀一下水,整理一下背水帶子等,無聲傳遞著愛意。

    這泉眼里的水來自何處,為什么從不溢出,為什么會在極度干旱的黃土地上出現(xiàn)呢?帶著這些疑問,我拜訪了村子里具有民族文化活字典之稱的呷拉布里。從交談中得知,呷拉是其房名,布里才是他的名字,布里非常健談,也非常的博學,對于故鄉(xiāng)的典故如數家珍。他告訴我,解放前,八家寨只有八戶人家,現(xiàn)在這里已有二十余戶。這股泉水其實就是雨水滲透到地下而形成的。古時候,這里的人們因為缺水,很多人家都遠走他鄉(xiāng),有一年,一場大雨過后,在現(xiàn)在泉眼的地方,竟然冒出了水,不過,水流在一段時間后干涸了,反復幾次都是如此。幾位老人決定要找出其中的原委,在經過仔細的勘察后,發(fā)現(xiàn)在泉眼上方兩百米處,有一處亂石坡,那些雨水匯集成水流后,從山頂流下來,當流經亂石坡后忽然消失了,因為這里是以黃色黏土為主的地形,在亂石坡的石堆下,黃泥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水庫,水流便在亂石坡的地底儲存起來,出口與積水的高度一致,形成連通器,當出水口水位下降時,里面的積水就會快速的補充過來,才形成水滿而不溢的現(xiàn)象。

    亂世坡位于八家寨上部,離泉眼位置大約有一百米的距離,穿過幾處灌木叢生的林地,走在碎石滿地的小徑上。我懷著好奇來到亂石坡所在地。亂石坡,顧名思義,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塊組成,大底都是從山坡上滾落下來后堆砌在一起。石塊中也有一些灌木,由于土質少,環(huán)境惡劣,只能扭曲著生長,仿佛是一棵棵人工雕琢的景觀樹。石塊與石塊之間,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長滿了綠綠的草,石塊擠壓在一起,就像疊羅漢似的緊緊靠在一起,石縫并不大,最大的只能勉強塞進一個拳頭,而最窄的地方,只能看見一點裂縫。幾只巖兔正在石塊間覓食,看見不速之客也沒有表現(xiàn)出太多的驚慌,銜著幾根綠草歪著頭用黑亮的眼珠看著我。在亂石坡上,幾十根長約四米的木質水槽首位順次連接在一起,從山頂鋪設下來,一頭丟棄在亂石之中。下雨時,白呷村的村民又將山林里溝谷中匯集的所有水流都歸攏在水槽里,輸送到亂石坡,儲存在石塊下的天然水庫里。據說,下幾場小雨,所收集的雨水就夠八家寨人和牲畜一年四季所用了,這不得不說是白呷先民們在利用自然時智慧的一個結晶和在逆境中創(chuàng)造出的偉大奇跡。

    在回來的路上,我邊走邊吟,為白呷尋泉水之行促成了一段詞話:“獨上白呷,看藏寨美景,路遇老者,言寨中有一口水井,乃地下水過濾而成,一年四季水滿,供寨中百余人及千余頭牛羊飲水之需,水質清澈見底,夏涼爽可口,冬則暖口暖心房。別老者,穿行寨中,犬吠聲聲,欲做撕咬狀,驚我心。終達水井邊,兩棵垂柳護衛(wèi),幾塊巨石傲然立,一泓清泉出樹底,清澈可見水底,目測深三米,水面漂浮柳樹葉,覓水源,洞底滿孔洞,水以連通器之原理,剛滿到井口,不溢出!水井邊,有休憩之哨臺,為寨民背水休息之需,獨坐水邊,捧一捧水,入口清涼,霎時穿透味蕾,直達周身,驅走夏日之炎涼及急走之疲勞!耳間忽聞人聲切切,眼前忽現(xiàn)人影茫茫,舀起井中水,匆匆離去!急凝目,原是景由心生,一切夢境!”


  • 上一篇:從前有那么多牽掛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