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6月02日
康定市回民小學開展加入少先隊宣誓活動。
◎見習記者 張亞賢 文/圖
社會責任感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乃至人類社會所應承擔的表現(xiàn),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上的一種使命、職責、義務。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繁榮昌盛的締造者,是人類社會高度文明發(fā)展的建設者,社會、學校和家庭對他們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培養(yǎng)至關重要。
這些年來,人們在看到現(xiàn)在的孩子們越來越聰明的同時,也深深感到,孩子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的淡薄和缺失。這種淡薄和缺失不僅帶來了孩子行為的異常,而且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引起人們的憂慮和擔心。
多方原因造成孩子社會責任感缺失
對于當今許多父母來說,非理性的傳統(tǒng)家庭教育模式,是導致青少年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淡薄和缺失的原因之一。父母可以為子女的成長和教育作出一切犧牲,子女習慣性地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父母,依賴性較強,習慣接受,不懂得付出,家長這種只講“奉獻”不圖“回報”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們從小在一種完全被淡化了責任意識的環(huán)境中生活、成長,以至于并不知曉何為責任。另外,還有一部分父母錯誤思想的灌輸也是導致青少年學生社會責任感缺乏的主要因素。一些父母錯誤地認為,孩子如果為別人考慮,幫助他人,為社會做些有益的事情就是吃虧。這些父母總是用利己主義和“不能吃虧”的思想灌輸孩子,以至于這些家庭中的孩子說話做事總是不管他人,不顧社會。
當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帶來的種種弊端也無形中影響著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責任感的樹立;另外,部分學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責任感教育也是導致青少年學生責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應當說,責任感的缺失是受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各種社會條件的影響,加之本人的因素、家庭狀況、學校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一種社會“綜合征”。
青少年缺少責任感的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個人責任與公共責任的錯位和責任認知與責任行為的斷裂。在家庭中主要表現(xiàn)為,不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凡事都指望父母為其做好,更不樂意或主動幫父母做事;在學校里,過于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愿做一些對同學和班級有益的事情;在社會上不注重公共道德,隨意破壞公共設施或者毀壞良好環(huán)境。
全方位著手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既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多方配合,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爱斠咔閬砼R時,醫(yī)務工作者紛紛報名去前線,不計生死,不論報酬,在這一群醫(yī)務工作者里面,有一個蒼老的身影……”4月12日,康定市回民小學三年級三班班主任朱保芬以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們?yōu)樗夭?,給重返校園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在災難中成長,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家國情懷,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感、有擔當奉獻精神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與婦聯(lián)、關工委等群團組織緊密聯(lián)系,組織全校學生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的征文和繪畫展示活動,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見聞感受,表達對抗擊疫情的認識、感悟與打算,謳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醫(y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精神。正式開學后,我們還開展了主題班會或團隊教育活動?!笨刀ɑ孛裥W校長余伶俐說,“我們把疫情變成教材,用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執(zhí)著堅守、各條戰(zhàn)線上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jié)精神教育孩子,共同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構(gòu)建孩子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出孩子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span>
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班級管理是教育學生的重要平臺,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優(yōu)良的班風、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和紀律、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等都是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因素。班干部積極協(xié)助老師開展班級日常活動、全班學生輪流值日,班級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這實際上就是責任的體現(xiàn)。老師教育學生熱愛班集體,為班集體做貢獻,關愛和幫助同學,實質(zhì)上就是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他們敢于承擔責任的好習慣,這種習慣自然會衍生出社會責任感。
在家庭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應該從小抓起,從生活的點滴抓起。作為家長不僅要有這種意識,更要有相應的行動。要改變目前許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凡事大包大攬的現(xiàn)象,讓孩子走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誤區(qū),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識地安排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內(nèi)容,比如,從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既是家庭的一員,就有為家庭做事的義務,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必須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康定市實驗小學思政老師胡老師是位有著30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她說,現(xiàn)在家庭多屬核心家庭,即“6十1”型家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6位長輩呵護1個寶寶,由于現(xiàn)在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較大,所以很多家長開啟了重視孩子的學業(yè),包辦其他事情的養(yǎng)娃模式,以至于很多孩子習慣于被父母照顧,放學回家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 “心安理得”感,很多家長并未意識到不妥。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培養(yǎng)的孩子很難心知感恩,而且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很差。她建議,培養(yǎng)孩子感恩和責任感,安排孩子參與分擔部分家務活,是個不錯的選擇。其次,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家長自己必須首先成為這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勇于承擔責任,無論是家庭成員之間還是 左鄰右舍或單位同事之間,都要友好相處、助人為樂,這對孩子來說,就會產(chǎn)生無窮的榜樣力量??傊?,家長長期不斷地要求和培養(yǎng),就會使孩子有責任意識進而有履職盡責的行為,社會責任感也會日益增強。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社會是個大課堂,而社會實踐活動則是學生的必修課。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耳濡目染,身體力行,在行動和體驗中逐漸形成社會責任感??刀ㄊ惺讓弥行W教育機器人大賽中,一位不知名的學生觀眾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當天比賽結(jié)束后,觀眾陸續(xù)離場,這名學生卻拿著塑料袋清理起了觀眾席的垃圾,他用實際行動給那些亂扔垃圾的觀眾上了生動的一課。在社會大環(huán)境允許的條件下,學?;蛳嚓P部門還可以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清除衛(wèi)生死角;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為老人服務;鼓勵學生伸出手來幫助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等。通過這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社會一分子,從而樂于為社會出一份力。
康定市回民小學四年級一班林子淇看見新聞里說一線抗疫的叔叔阿姨缺少防護物資,而***朋友們正在組織自愿募捐活動時,主動要為抗疫的叔叔阿姨們買口罩,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300元壓歲錢,請媽媽代為轉(zhuǎn)交。后來,我州道孚縣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時,她再一次拿出300元壓歲錢請媽媽捐給州紅十字會。這不僅是一種愛心,更是林子淇發(fā)自內(nèi)心的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xiàn)。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