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9月23日
金色家園。
◎本網(wǎng)記者 馬建華/文 楊孝康/圖
金秋的爐霍,綠樹成蔭,鮮花嬌艷。白色的帳篷像蓮花般點綴在樹林里,林邊、公路旁停滿了牧民的小汽車,歡快的歌聲飄蕩在林間。
54歲的易繞村村支書四波招呼村民開著小車去縣城采購水果和飲料。挖了幾個月的蟲草,現(xiàn)在正是虎掌菌等野生菌采摘的季節(jié),勤勞的村民們可謂“滿載而歸”。
“今年我們村要整村脫貧,過去的貧困戶都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我們真心擁護和感謝共產(chǎn)黨,一心跟黨走?!彼牟ǜ锌叵虼迕裾f。
人過半百喜歡憶舊,在四波的記憶里,在“文化大革命”和大集體期間,他所在的牧區(qū)牧民生活清苦程度難以想象,以白水蘿卜和一小匙糌粑沖白開水充饑;從村里走到縣城,天還沒有亮明就要過森林、穿越荊棘密布的羊腸小道,回到家里已經(jīng)一團漆黑;能夠有一雙黃膠鞋就算是“有錢人”,用鹽水浸泡過的牦牛皮和山羊皮簡單縫制成衣褲,家人的衣服常常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牧民依靠放牧或者種青稞掙工分,一年到頭連肚子都填不飽。
生活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1982年,包到戶后,四波家7口人分得7畝土地、10頭牦牛、10只山羊,從此,家人能夠吃上糌粑、酥油、奶渣子,喝上奶茶,一年能夠添置一套新衣服。
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精準扶貧,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四波難掩激動之情,瀝青路修到鄉(xiāng)政府后,水泥路又修到了家門口,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標準住進了國家統(tǒng)規(guī)統(tǒng)建的嶄新住房,家家戶戶有圍墻、有院壩、有廁所、有廚房、有洗澡間,購買了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53戶就有10戶人家購買了小汽車,到一趟縣城只要半個小時,去一趟康定和成都,甚至到更遠的地方去旅游也不再是奢望。
“我的女婿在色達打工,一年差不多有2萬元收入,女兒偶爾外出打工也有4000元的收入,我是殘疾人,主要忙于村里事務,一年有2.4萬元的工資收入,林補草補等惠民性收入有4000多元,家里的年收入有5萬元,人均收入有7000多元。”四波細數(shù)家里的收入,一臉幸福。
每年六七月份,村民們都會上山挖蟲草、揀野生菌,最高收入可達3萬元,一般都在1萬元以上。天道酬勤,幸福日子等不來,四波逢人就說,國家扶貧政策好,但不養(yǎng)懶人,勤勞致富光榮,依靠自己雙手掙的錢,花起來心里才踏實。他們村與臨近的宗達、旺達兩個村共同成立野生菌加工合作社,收購的蟲草、野生菌等普遍高于商販上門收購價,村民還可以在合作社掙錢,保證了村民的收入?!柏毨裘咳嗣磕昴軌蛟谑⒒褪卟斯痉旨t220元,非貧困戶每人能夠分紅120元?,F(xiàn)在,村民都能夠吃上大米飯、新鮮蔬菜,豬肉、牛肉頓頓有,天天都像過年?!彼牟ǜ吲d地說,家家戶戶種花種草,寨子美了,村民心情舒暢。
讓幸福感獲得感更持久,離不開產(chǎn)業(yè)支撐,四波表示,將依托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好政策,在駐村第一書記和各級幫扶干部的關心下,村里將發(fā)展因地制宜的產(chǎn)業(yè),讓村集體有收入,村民能夠長期致富。
爐霍縣斯木鎮(zhèn)色色村長達5.2公里的通村硬化路,承載了全村32戶148名村民的致富夢想?!翱爝M來坐?!?2歲的澤翁恩召熱情地將記者迎進家門。院壩里,一個18平方米的蔬菜大棚格外搶眼?!爸菸细刹烤譃榧壹覒魬粼ǖ男⌒褪卟舜笈锝鉀Q了我們村民的吃菜難題?!睗晌潭髡僬f,過去村民只能種植豌豆、土豆、白菜等,要吃新鮮蔬菜只能到7公里以外的縣城去買,最低5元一斤的蔬菜,也只能過年過節(jié)買一點。小型蔬菜大棚建成后,全村村民都吃上了番茄、青椒、黃瓜等時令蔬菜,一年至少10個月有新鮮蔬菜吃。
澤翁恩召家里有3口人,養(yǎng)女年僅11歲,在二完小上五年級。老伴和他年老體弱,沒有致富能力。“邛崍干休所86歲高齡的離休干部王文悅老人得知我家里的情況后,慷慨表示,在他有生之年,每年資助我女兒1200元。”澤翁恩召說,村里還將他納入低保,安置到管水員公益崗位,一年有6000元的收入。
村民澤洛若姆本是富裕之家。2015年底,剛投資30多萬元修建了漂亮的新居。她卻因為腎病綜合征住進省醫(yī)院,兩年來,她多次往返成都,已經(jīng)欠下8萬元外債,是一個因病致貧家庭。紅十字會幫助她解決了4000元救助金,并將她們一家納入低保。
看病少花錢、義務教育階段不花錢,就業(yè)有保障,致富有希望,人居環(huán)境更舒適,大路修到家門口,說不完的幸福,道不盡的感恩,爐霍縣農(nóng)牧民群眾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