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1月13日
——九龍縣魁多鄉(xiāng)海底村建設美麗幸福家園側記
彝家新寨。
■付濤 文/圖
晚飯后,通往魁多鄉(xiāng)海底村的水泥公路上,三三兩兩的人在悠閑散步,偶爾幾輛小車行駛在通村路上。從通村公路俯瞰海底村,一家家彝家民居粉墻藍瓦、錯落有致,如同一朵朵嬌艷的索瑪花,點綴山間,呈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彝寨畫卷?!艾F(xiàn)在海底村群眾的日子真的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共產(chǎn)黨卡沙沙,政府瓦幾瓦?!贝迕癜⑴@硬坏炔豢浚l(fā)展養(yǎng)牛業(yè),就近打工,住著寬敞明亮的房子,去年如期脫貧,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魁多鄉(xiāng)海底村曾是九龍縣最偏遠、最貧窮的村。這里山高路遠、偏僻閉塞、思想保守,集“少數(shù)民族、偏遠地區(qū)、山區(qū)、貧困地區(qū)”于一體,鄰村群眾笑侃“有女莫嫁海底郎”。近年來,海底村村民在村支部書記潘長命的帶領下,發(fā)揚愚公移山精神,克服艱難困苦,費時7個多月在絕壁上開鑿出3200米長的通村公路,接著用時1年多,推進彝家新寨建設,一步一步地改變著海底村貧窮落后的面貌。
鋪筑通往幸福生活的“人間天路”
2014年前,海底村僅有一條毛胚路,彎急、坡陡、路窄、流巖子,上邊是懸崖峭壁,側邊是谷底深淵?!按筌嚥荒苓^,小車刮底盤,拖拉機轉(zhuǎn)不過彎,司機開車膽戰(zhàn)心驚”是當時路況的真實寫照。“我從煙袋鎮(zhèn)用120元買了一袋米,拉到海底,成本就到了180元;拉了500斤洋芋到煙袋鎮(zhèn)市場賣,除去運輸、栽種成本,基本上不賺錢啊!”海底村村民克機無可奈何地說。落后的交通條件,背扛馬馱的運輸方式,嚴重制約了經(jīng)濟發(fā)展,導致海底村極度貧窮,生活方式還處于原始狀態(tài),與外界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文明格格不入。崎嶇不平、險象環(huán)生的山路,不知道顛碎了多少海底人的致富夢想。
2014年,九龍縣實施彝家新寨建設。一山之隔的江郎村交通便利,新寨建設迅速啟動,而海底村沙石、磚瓦等建筑材料運不進村,村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鄰村建新房、住新房。彝家新寨建設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作為村支書的潘長命著急了,如果公路修不通,無法實施整村推進,群眾的生活“濤聲依舊”,自己將對不起父老鄉(xiāng)親,也配不上村支部書記這個職位?!盀榱巳甯咐相l(xiāng)親的致富夢和新寨建設,必須修路”。2014年春節(jié)剛過,雅礱江邊還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海底村“兩委”就在商量修路的事。
為了合理規(guī)劃公路,哪里要打樁,哪里要削平懸崖,哪里要建會車道,哪里要砌堡坎,哪里要修排水涵洞,潘長命帶領村組干部了解地形,實地勘測,繪制圖紙,往往一大早出門,天黑才回家。在魁多鄉(xiāng)黨委、政府和里伍公司資助40萬元炸藥、油料后,2014年4月,海底村通村路正式動工。村民對修路也傾注了極大熱情,全村100多名勞力一下子擁上了工地。不分男女、不論老少,舉家修路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挖路基、挑泥土、打石頭、掏邊溝、和泥沙、鉆炮眼,老百姓成群結隊,來回穿梭,干勁十足,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工程異常艱難,一半的工程要在懸崖上鑿壁。潘長命帶領青壯年用安全繩系著腰,在突兀的懸崖上揮汗如雨地鑿著巖石、用鋼釬吃力地撬著沉重的石塊。2014年6月18日,縣委書記趙景強到魁多鄉(xiāng)檢查工作,潘長命正在懸崖上鉆炮眼,鄉(xiāng)黨委書記向趙書記介紹潘長命后,趙書記拍著潘長命的肩膀,親切地對他說,“基層就需要像你這樣的干部!”
經(jīng)過7個月的艱苦鏖戰(zhàn),3200米的海底村通村公路終于暢通了?!拔以谶@里生活了70多年,出門終于可以走平平整整的大路了。”羅長壽激動得眼淚奪眶、雙手合十。看到“繡”在海拔2800多米山腰間的“飄帶”,海底村群眾會心地笑了。
建設美麗幸福新彝寨
海底村大多數(shù)房屋是上世紀80、90年代修建的土石結構房屋,其中一半是危房。“土墻石頂壘空房,屋內(nèi)混居豬牛羊”,木板房、石板房破舊、低矮、潮濕,人畜混居,氣味難聞,條件極差。住上亮堂的新房,是海底村群眾一直的夢想!
路修通了,彝家新寨建設提上了日程。但一談到修房子,有的群眾就顧慮重重。扎石仁千一家6口人擠在狹窄的40多平方米的破石板房里,考慮到兩個女兒上大學,擔心擠不出錢修房子,潘長命給他“算帳”?!敖ㄐ路?,國家給幾萬元補助,這是好政策,機會不要錯失;加上我們建房子換工、互幫互助,也節(jié)省不少錢。我表態(tài)給你幫助7噸水泥……”一席話,扎石仁千豁然開朗,終于答應了建房子。潘長命通過走訪、宣傳、勸說,全村105戶中有88戶參與彝家新寨建設。
2015年,魁多鄉(xiāng)啟動海底村彝家新寨建設,大車能將砂石、木材、物資運到海底村每家每戶門口,潘長命資助17家貧困戶水泥85噸,該村群眾掀起住房建設熱潮。新蓋的房子配備了衛(wèi)生間、太陽能。
彝家新居彩梁畫棟、檐吊牛頭、壁畫圖騰、搭配和諧。經(jīng)過一年多的建設,依托自然環(huán)境,尊重民族文化,遵循村莊空間,依山就勢、科學布局的海底新村拔地而起。海底新村富有民族特色的寨門高高地矗立在藍天白云間,村級活動室、火把廣場、聯(lián)戶路、垃圾池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通村水泥公路蜿蜒在山間,漫步在海底村“林蔭大道”上,呼吸著新鮮空氣,格外愜意。曾經(jīng)貧窮、閉塞、落后的海底村,都已成為過去,今天的海底新村告訴人們,什么叫“一步跨千年”。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