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楊珂 張濤 文/圖
盛夏時節(jié),記者走進得榮縣,但見該縣農貿市場上有許多出售樹椒的農戶。“樹椒是得榮的特產,也是我們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我能夠送兒子上大學,多虧種植樹椒賣了好價錢!”采訪中,瓦卡鎮(zhèn)因都壩村村民索郎深有感觸地說。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榮成為樹椒盛產區(qū)。得榮樹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1500年左右,最初是隨著藏傳佛教的傳入從印度引進的,但因得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影響,其品質發(fā)生了變化,成為了得榮的特有品種。后來得榮樹椒又隨著茶馬古道的物流進入西藏市場,受到當地群眾的追捧,有一句話形容樹椒的受歡迎程度,“一斤鹽換取三顆樹椒”,可見當時樹椒的身價不菲。如今在得榮,樹椒的身價一樣不低,“30元一斤的樹椒,比吃肉還貴”,當地老百姓的一句話足以證明一切。
記者此次采訪時,剛好又是一季樹椒成熟時,奔都鄉(xiāng)俄木學村的農戶洛絨降措正在自家的樹椒田里采摘新鮮的樹椒,他滿臉笑容地對記者說:“今年的樹椒又有好收成,這個月剛剛開始采摘第一季,按照現在開花結果的速度來看,最少可以采摘到今年的十月份。我們家種的不算多,只有一畝地,但也能賺上一萬元左右。”洛絨降措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多的外地商家到得榮收購樹椒,更希望有外地廠家到得榮投資,開發(fā)更多的樹椒產品,給當地的種植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奔都鄉(xiāng)鄉(xiāng)長楊昌其介紹說:“樹椒的品牌效應和市場價格的年年上漲給當地樹椒種植戶帶來了甜頭。從最先的不愿意種到零星種植,再到自發(fā)種植,樹椒種植規(guī)模開始在當地迅速發(fā)展。如今,奔都鄉(xiāng)俄木學村的59戶農戶全部種植了樹椒,樹椒已成為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
為了讓種植樹椒的農戶真正得到實惠,得榮縣有關部門作出了很大努力。2002年,得榮縣開始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經過大量調研和科學論證,樹椒作為當地特產被納入推廣種植的經濟作物之一,讓當地適宜種植樹椒地區(qū)的農戶選種。2003年,得榮縣很多鄉(xiāng)鎮(zhèn)的村民紛紛開始種植樹椒,當年種植規(guī)模達到30畝。2005年,樹椒走出得榮,順利在周邊幾個縣域市場內銷售,樹椒價格開始從每公斤3元回升到4元。為了將品牌做強,2006年5月,經過嚴格認證,得榮樹椒獲得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認定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加上周邊銷售市場的不斷開發(fā),擁有品牌的得榮樹椒開始在國內市場上走俏,遠銷到上海、廣州等地,當年,得榮樹椒價格從每公斤4元上漲到10元,每戶種植戶因此至少多獲利2000余元。2007年,得榮縣樹椒產量達到75噸左右,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2010年,樹椒種植在得榮形成規(guī)模,該縣5個鄉(xiāng)鎮(zhèn)先后建立起了樹椒種植基地。
如今,得榮縣樹椒種植規(guī)模已經達到200余畝,今年7月份剛上市的樹椒,賣到了每斤30元。如果按照旺產期和罷市期平均價每公斤15元計算,可為種植戶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得榮縣的樹椒樹真正成了當地農戶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