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布里莫“盛開”大涼山

四川日報    2019年12月02日

 10年間在校生從29名到296名,輟學率銳減至0

□唐洪平 川報記者 侯沖 梁現(xiàn)瑞

  彝歷新年,是大涼山深處一年中最鬧熱的時刻。范韋軍的感受卻恰好相反,每到這時,滿校園的孩子都四散“飛”回家去了,只有他一個人“留守”。

  今年38歲的范韋軍是美姑縣佐戈依達鄉(xiāng)布里莫小學的校長。11月25日,整整一下午,他都在空蕩蕩的校園里來回踱步,像丟了什么。

  幸好這種時間是短暫的。過去10年間,布里莫小學在校學生數(shù)量一直在持續(xù)攀升,從2009年的29人到今年秋天的296人,這還不算60多個幼兒園的孩子。

  彝語中布里莫的意思是“向陽”。在貧瘠的大涼山,這所名為布里莫的小學為何能持續(xù)向陽“盛開”?

  曾經(jīng),布里莫小學只有三間破瓦房,20多個學生和2名老師。因為教學質(zhì)量差,校舍差,家長對學校沒有信心,大量適齡孩子只有漫山遍野跑,適齡兒童輟學率居高不下。

  同樣因為窮,范韋軍28歲才大學畢業(yè),想不到第一天來學校就吃了閉門羹:村支部書記不要他,以為他又像之前的老師一樣,“蘸一水就走”。

  “我不走,要待20年?!泵鎸|(zhì)疑,范韋軍甩了狠話。如今,他的承諾已兌現(xiàn)一半。10年來,學校的老師、學生一茬茬來,又一茬茬走,但范韋軍不走。

  “教書育人,質(zhì)量為先”。山里孩子基礎差,范韋軍舍得下功夫。每天都是一早提一瓶開水“扎”進教室,天黑才出來,也不管上課下課,放假與否,甚至寒暑假都留在學校。

  因為基礎太差,很多彝族學生10多歲了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要給學生補課,放假就不回來哦?!边@是過去幾年,他經(jīng)常向家人說的話。有了范韋軍這個“主心骨”,盡管老師流動仍然頻繁,但總數(shù)還是能保證,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慢慢增加。

  校舍也在不斷改善。10年來,范韋軍一直在四處“化緣”,找來100多萬元捐款,修廚房、蓋宿舍、平操場、建圖書館……

  政府投入更大。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教育得到更大重視。2016年,當?shù)赝度?50萬元,為布里莫建起了一幢3層教學樓,共8間教室、2間辦公室。老師們的工資也在不斷增加,從一開始的每月2000多元,一路增長到近4000元。待遇增加了,吸引力也提高了,現(xiàn)在學校5名老師全是大學生。

  質(zhì)量好,校舍新,離家近,村里的孩子自然愿意來讀書。最近10年,布里莫的入學人數(shù)一直在增加。從2009年的29個,到2011年首次過百,2012年再過200,到今年的296。范韋軍隨口都能背出來的數(shù)字,更像是學校發(fā)展歷程上的一個個階梯。相比不斷增加的入學人數(shù),輟學率則在不斷減少。今年秋天,布里莫村的輟學率是0。

  在范韋軍看來,把教學質(zhì)量搞好才是降低輟學率的關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鄙蠈W的“蹊徑”熱鬧起來,脫貧的大路也就寬多了。

  今年彝歷新年期間,佐戈依達鄉(xiāng)搞務工招聘,布里莫村被招聘的人數(shù)最多。因為村民都在布里莫小學上過學,不少人還念到了中專。村民阿于石正的孩子阿于為石就是布里莫小學畢業(yè)的,中學畢業(yè)后去了廣東務工,現(xiàn)在每個月要掙好幾千。阿于石正每次看到范韋軍,都要跑過來握手,背后是由衷的感謝。

  “窮不讀書,窮根難除;富不讀書,富不長久。”去布里莫的山路兩側(cè),寫著這樣的標語。這句話也寫在很多涼山黨員干部的心上。去年,涼山州委負責人在控輟保學攻堅大會上指出,要把發(fā)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千方百計保就學、補短板、夯基礎,推動“幼有所育”全面實現(xiàn)、“學有所教”基本解決。

  更多的布里莫小學正在大涼山“盛開”。


  • 上一篇: 高山峽谷是劣勢也是優(yōu)勢
  • 下一篇: 古籍影印版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