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7月17日
◎謝真元
熱巴舞
分為熱巴鈴鼓、熱巴弦子、諧劇及雜技等,表演熱巴的藝人多為世代相傳,需自幼苦練。熱芭最具代表性的是《鈴鼓舞》,所使用的鼓就是今天林芝地區(qū)跳神中女巫手持的獨炳鼓;鈴則是今四川金沙江流域山區(qū)祭祀“河神”時巫師手搖的圓葉銅鈴。表演前要先謝神,然后由男人手持紅色牦牛尾,搖鈴擊鼓呈圓圈走舞步,邊走邊唱;第二步是女子一手執(zhí)扁圓形鼓,一手拿槌高舉頭頂,邊擊鼓邊快速飛舞;最后是男角的技巧表演,多是扮飛禽走獸等形狀動作。當舞到高潮時,男子就象雄鷹一般單腿挎轉,騰越飛旋,還伴之以“嘿!嘿!嘿嘿!”的呼聲。[ 參見李云、周泉根《藏戲》第21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熱芭主要是舞蹈,也伴有一定的歌唱、“喀諧”(連珠韻詞致語)和贊歌。后來,除演出歌舞和百藝雜技以外,也開始演出雜曲短劇。比如,《貢布夏羌》(獵人與小鹿)就是其中的一個著名節(jié)目,反映獵人貢布多吉打鹿,被米拉日巴感化,與狗、鹿一起皈依佛法。動物戴著面具表演,獵人和米拉日巴則既唱且舞,還有少數(shù)說念韻詞。后來,許多藏戲劇種曾搬演此小劇目。今天,我們?nèi)钥蓮膹牟貞虻拈_場戲“溫巴頓”中看到熱巴舞的影子,“溫巴頓”與熱巴舞中的服飾、動作基本相一致。
牦牛舞
牦牛舞也是藏族民間舞蹈,后來與藍面具藏戲融為了一體。牦牛舞早在藏族遠古先民的擬獸圖騰舞蹈中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在7世紀松贊干布頒布《十善法典》慶祝會上,就有人戴著獅、虎、牛等面具而舞(《西藏王統(tǒng)記》)。同一時期建造的大昭寺壁畫中,有一幅《文成公主入藏歡慶圖》,在這幅壁畫的中心部位,就有一個戴著白面具的牧人逗引著兩頭由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而舞,旁邊有兩個人坐著司鼓司鈸伴奏。到8世紀時,在桑耶寺反映該寺落成開光典禮慶祝場面的壁畫下部,同樣有一個戴著白面具的牧人逗引兩頭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起舞,旁邊有一人站著司鼓伴奏。由此可見,牦牛舞是一種面具舞蹈,它對戴面具藏戲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它后來又以整體舞蹈的形態(tài)插入到藏戲中,如傳統(tǒng)劇目《卓娃桑姆》中反映白瑪金國的牧場上“卓達卓嫫”(牧民牧女)生活,其中便有牦牛舞的表演,極大地增加了戲曲的生活情趣和喜劇情趣。
鍋莊、果諧、堆諧
果諧與鍋莊,是藏區(qū)古老的民間舞蹈。相傳起源于1千多年前,松贊干布時代就有了。果諧與鍋莊都是一種集體舞,7、8個人以上圍成圈,手拉著手,連臂踏歌,向左向右,且歌且舞。舞蹈通常由兩段組成,前半部動作慢,著重于歌;后半部動作快,著重于舞。前后銜接緊密,渾然一體。舞姿矯健,四步一頓,踏足為節(jié),分班唱和,舞曲悠揚,一般無樂器伴奏。跳果諧、鍋莊講究揮臂,舞臺表演時演員的衣袖都很長,有如漢族戲裝的水袖,可謂“長袖善舞”。
果諧與鍋莊是同一種舞蹈,只是叫法不同。一般而言,拉薩、山南、日喀則等雅魯藏布江流域一帶,把這種圓圈舞叫“果諧”,在西藏昌都、四川、云南藏區(qū),稱其為“鍋莊”。
堆諧是民間集體舞蹈,粗獷樸素,講究腳下功夫,舞姿簡單,節(jié)奏歡快,邊跳邊唱,有的地方又叫踢踏舞。
藏區(qū)的民間歌舞種類很多,以上舞蹈是藏戲表演中出現(xiàn)較多的,它們與藏戲的形成關系也是較密切的。其實,世界上任何種類的戲劇都與歌舞有著血緣關系,在被稱為歌舞海洋的藏區(qū),戲曲的形成更是離不開民間歌舞的血液滋養(yǎng)。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