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4月20日
■扎西次仁
藏語“繪畫”一詞譯音為“日姆”。它的創(chuàng)制有這樣一則古老而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遠古時期,在西藏雅隆河谷,有一名叫阿嘎的青年牧羊人,每天去草坡上放牧牛羊。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郁悶,用木炭在石板上描繪花草樹木,牛羊及各種動物。一天,細雨濛濛中,青年阿嘎只見遠方草坡上出現(xiàn)了一座彩虹帳篷,帳內(nèi)有一翩翩起舞的美麗姑娘。阿嘎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向草坡奔去。等他走近時,彩虹帳篷突然消失了。青年阿嘎心里十分惆悵。晚上,阿嘎夜不能寐,姑娘的倩影從腦中揮之不去。他起身,借著皎潔的月光在石板上把姑娘的形象畫了下來。他擔心,不小心會把畫面磨損掉,于是用鐵鑿子把畫像刻下來,天天端詳。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偶然在他處看到了這幅石刻少女像,便驚奇地問:“這是什么?”阿嘎回答:“日吉布姆”(山的女兒)。
這位朋友只記住了“日姆”一詞。他逢人便說阿嘎那里有一神奇的日姆,大家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件奇物,看后人人贊不絕口?!叭漳贰保ɡL畫)就此在雪域高原出現(xiàn)了。這則傳說生動反映了造像成為真實事物替代品的觀念非常久遠,他反映了藏民族關于藝術起源于勞動生活的樸素唯物史觀。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我們在藏區(qū)除了發(fā)現(xiàn)史前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刻劃的幾何圖案、陶塑品以及巖畫外,還未發(fā)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繪畫作品。這對于研究藏族本土繪畫藝術是一大憾事。
但是我們從遠古陶器、巖畫多樣的紋飾,飽滿的曲線,窺見出藏民族對造像張力和圖案裝飾的古老興趣。這種審美趣味通過千百年的錘煉,在藏傳佛教繪畫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發(fā)展。這兩個特點,是藏族繪畫最具民族性的元素,是佛教藝術在藏區(qū)本土化的具體呈現(xiàn)。
遠古藏族是崇拜萬物有靈的,由此也就產(chǎn)生了賦予造像靈性的巫術思維,這與佛教造像的傳統(tǒng)完全相同,也是藏民族接受佛教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令人奇怪的是,賦像以靈的造像傳統(tǒng),僅體現(xiàn)在神佛造像上。在世俗生活中,藏民族歷來沒有為死者畫像的習俗。藏人一旦親人去世,家人就會把死者的照片、畫像燒掉,以免死者的魂靈附于其上,不能轉生。所以藏族繪畫史上是絕無世俗肖像畫的,這種矛盾何以產(chǎn)生,其嬗變過程怎樣,目前還不得而知。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