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6月30日
◎許永強
青山隱枕湲 無人寄惆悵
吳融生活在唐僖宗與唐昭宗時期,生于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詩書禮儀之家,家風厚樸。從16歲時初涉科場,矢志不渝地堅持赴考,長達二十余年。直到龍紀元年(889年)39歲時才登進士第。
一次次的落第讓吳融深感痛苦,他寫了不少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冻鲣P》:“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獨我疏慵質(zhì),飄然又此回。”先寫潼關之險及四周的華岳與腳底的黃河,暗示來往的不易,后寫明主丹陛求才,是以這么險要的關隘也不乏人往來,只是“我”才疏學淺,與江山社稷無益,只能黯然神傷地哪來哪回。落第東歸途中所作的《渡淮作》:“紅杏花時辭漢苑,黃梅雨里上淮船。雨迎花送長如此,辜負東風十四年?!奔t杏花開的時候“我”離開長安,黃梅雨落的季節(jié)“我”坐上南渡淮河的船,雨迎花送,次次如是。詩人每每懷抱中第的希望前來,卻一次次希望破滅無功而返,如此往復已有十四年的時間,這落地東歸,總是在相同的時節(jié),眼前也盡是相同的景色,這種感官上的重復與心境的重復疊加,觸動了詩人,讓詩人陡然發(fā)覺自己在過去十四年的時間里只做一件卻竟然沒有達成的事,表現(xiàn)出詩人悵然若失與深深的無奈。
吳融還有眾多表達相似感情的詩作?!队暌埂分小拔疵鞴抡砭耄嗟跻粺舫睢背羁喙录胖幸缬谘员?。《岐下聞杜鵑》《岐下聞子規(guī)》《西京道中聞蛙》等也是如此。雖然常常有痛苦感受的表達,詩人卻又時時在千里奔波求取功名的路上,甘愿承受痛苦也不放棄仕途追求。
參加科場應舉期間,吳融先后在松江與皮日休、陸龜蒙相識,參與兩人的唱和。身處動蕩不安的晚唐社會,很多文人志士選擇了隱居的生活,陸龜蒙就是一位隱士。吳融身處其中,參與其中,與皮日休、陸龜蒙的唱和詩也以寫景狀物,情感以閑適隱逸為主?!蹲oL三十二韻》一詩中詳細地描述了吳融在江南一座草堂的隱居生活,“中又值干戈,遑遑常轉(zhuǎn)徙。故隱茅山西,今來笠澤?!笨芍捎趹?zhàn)事不斷,吳融遷移茅山隱居笠澤(今蘇州太湖邊的長洲)。隱居山中所作的詩雅致清幽,情感閑遠疏離。“小亭前面接青崖,白石交加襯綠苔。日暮松聲滿階砲,不關風雨鶴歸來?!鼻嘌掳资?,綠笞松聲,一幅清幽之景;“萬事鯈然只有棋,小軒高凈簟涼時。闌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樹影移?!币蝗似寰?,飲酒微醉,花落之間時間悄然逝去,盡是閑散之情。山林之中,目之所及,物靜人閑,長居喧囂俗世中的人怎么會毫無所感呢,又怎么會沒有吟詠之辭呢?“秋雨空山夜,非君不此來。高于到溪雪,一棹到門回?!庇讶藖碓L,詩人流露出欣喜之意,甚至頗有一種久居山中,深感寂寞,想念俗世渴望與人交談,而竟然就真的盼來了一位友人時驚喜快慰的感覺。
雖然有“只此超然長往是,幾人能遂鑄金成”一類的超然之語,但吳融最后還是義無反顧地揮手山林,踏入仕途求取之路?!渡骄蛹词滤氖住罚ㄆ湟唬骸肮饦淝飦盹L滿枝,碧巖歸日免乖期。故人盡向檐宮折,獨我攀條欲寄誰?!鼻皟删涫巧街星锞?,已經(jīng)可以見得其心緒的低落,后兩句則幾乎是直白的憤懣之語,相識之人中蟾宮折桂的不在少數(shù),如今我在這山中攀枝摘葉,又有何人可以相送呢?故人盡數(shù)得勝科場,自己卻始終不能如愿,詩人身處山林之間,卻依然視此為一大憾事,念念而不能忘。
萬里從軍時 客愁夕陽知
文德元年(888年)春,唐昭宗繼位。閬州(今四川閬中市)刺史王建上表請求朝廷新派西川節(jié)度使,愿為新節(jié)度使效力。昭宗任宰相韋昭度為西川節(jié)度使,并下詔召陳敬瑄回京任神策軍左龍武統(tǒng)軍。陳敬瑄不但抗命,還準備向韋昭度開戰(zhàn)。王建率兵攻打陳敬瑄,戰(zhàn)火隔絕了貢舉。昭宗任韋昭度為西川行營招討制置使,作為討伐陳敬瑄的主帥,剛及第的吳融即被韋昭度聘為掌書記。
吳融有一首詩《赴職西川過便橋書懷寄同年》記的就是這次赴任:“平門橋下水東馳,萬里從軍一望時。鄉(xiāng)思旋生芳草見,客愁何限夕陽知。秦陵無樹煙猶領,漢苑空墻浪欲吹。不是傷春愛回首,杏壇恩重馬遲遲。”蘇州的平門橋下水依舊向東流去,詩人離家萬里趕赴軍中,雖然時時回望,卻已經(jīng)看不見故鄉(xiāng)了;如今我經(jīng)過這長安的便橋,不禁想起了那熟悉的家鄉(xiāng)的橋。心中的身處客鄉(xiāng)之愁又何止天邊的夕陽知道呢,天地萬物都與能知曉我的感受;偌大一個長安城,煙鎖秦陵,浪拍空墻,一派愁云慘淡;我不是因為傷春悲秋的小情緒而腳躕不前,但若非是皇恩深重,我必定不會這樣遠離家鄉(xiāng),奔波在外的。詩先寫思鄉(xiāng)念遠的情緒,但“杏恩深重”則將全詩的意味拉回了身負皇恩、一心思報上:雖然思念家鄉(xiāng)難以自抑,還是選擇踏上征途,則忠君之事的意念較之前面渲染眾多的思鄉(xiāng)之情應當是更為堅定。
然而,滿腔熱情一身抱負的吳融并沒有獲得韋昭度的賞識。在韋昭度幕中之時,吳融草詔的公文都不能合于韋昭度心中所想,多不被采用。這對于從文筆聞名于世的吳融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嘲諷,他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吳融就托韋昭度的親密代為傳達了一段語氣十分之謙卑的話。吳融寫到,有幸恭列幕賓之中,自知僅有文字可以為上公所用,所以雖然也知道自己技藝拙劣,卻一直用心盡力制文,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聽說我寫的東西韋公能夠滿意的,這著實讓我憂懼不已。先極寫自己的用心于此,這是擺給韋昭度看自己的態(tài)度是絕沒有問題的,然后寫用心于此上公卻不受用時心中的憂懼之情,這實際是央告韋昭度告知不滿意自己所擬公文的原因試圖作出修正的意思,整段表達用語措辭將自己放得很低,將韋昭度抬得很高。在韋昭度指出吳融所擬的公文個人色彩太濃重的問題之后,吳融隨即做出了相應的修正,自此以后,他所制的公文果然能令韋昭度滿意了。根據(jù)韋昭度提出的問題所在,吳融所作的相關修正其具體的內(nèi)容摒棄個人的風格,同時行文上向著韋昭度的風格靠攏。這對于一個已經(jīng)有自己風格的文人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吳融果斷地這樣做了,看不出糾結(jié)與反感的情緒,可見吳融對于仕途官場的執(zhí)著是遠甚于其作為詩人對于自己藝術風格的堅持的。
吳融有一首《追詠棠梨花十韻》:“蜀地從來勝,棠梨第一花。更應無軟弱,別自有奸華。不貴銷為霧,難降綺作霞。移須歸紫府,駐合輯丹砂。密映彈琴宅,深藏賣酒家。夜宜紅蟮照,春稱錦筵遮。連廟魂棲望,飄江字繞巴。未饒棘點薄,兼妒雪飛斜。舊賞三年斷,新期萬里賒。長安如種得,誰定牡丹夸?!边@首詩是吳融離開蜀地三年后寫的,詩人對于棠梨花印象深刻,落筆細致,喜愛之情溢于言表。既然如此喜愛,當時在成都卻沒有成詩,采用追詠,可見吳融對在韋昭度幕中工作多么勤奮,以至于因公廢私了。 (未完待續(xù))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