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4月13日
◎東珠洛吾 洛絨電珠
我出生在川西高原偏遠的小村莊,2018年省委、省政府免費教育計劃政策幫扶下,我有幸走出偏遠山區(qū),來到了生機勃勃的川藝校園。
在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我開啟了新的征程。在東珠老師幫助下,我加入了共青團,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刻苦鉆研專業(yè)和文化,閑暇時間閱讀各種書籍,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在這短短的幾年里每年都有很多領導和老師來看望、慰問我們;平時在校園,甘孜州駐成都“9+3”聯(lián)絡處派駐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的澤仁志瑪老師和李曉蓉老師時時刻刻關心幫助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得了急病,那天晚上所有老師在急診室守了一晚上,在之后一個星期住院時間里也是老師們在照顧……在每一個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有老師們的身影。
滿眼繁華,點滴生活,目光所及,皆是回憶。在這座充滿活力的校園里,留下的是青春和沉甸甸的收獲。學生時代留下的是難忘的美好回憶,心中有萬般不舍,也心存感激。感謝政府、學院及各位老師,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我們的悉心指導和無私幫助,在此,謹以最樸實的話語向老師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不真正進入社會,怎能了解社會?去年8月,我和其他同學一起,來到《只有峨眉山》項目參與實踐教學活動,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找準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也增強了努力拼搏的動力。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我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在這里我們一群人一起磨煉品格、增長才干,為以后踏入社會做了充分的鋪墊。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始終銘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有機會與諸多優(yōu)秀的員工、負責的老師以及同學們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才是我們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學習經(jīng)歷,還提高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對我的幫助讓我可以享用一生。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yǎng)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也更加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文化知識、提升專業(yè)技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文藝工作者,為家鄉(xiāng)的文旅事業(yè)發(fā)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2年12月23日,學院黨委書記李陽春、院長陳智林在年底來峨眉山看望了我們這些社會實踐的學子,并為我們送上學院真摯的關心與問候。領導們和大家親切交談,叮囑我們珍惜機會,刻苦努力,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同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團結互助,在社會實踐中學有所成。
這大半年的社會實踐,學院始終把我們的學習、安全、成長和生活放在第一位。學院副院長王建能、雙創(chuàng)中心、教務處、學工部、教學單位負責人等先后來到峨眉山深入社會實踐崗位一線、實踐基地食堂和宿舍,實地察看了我們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感謝一直陪伴著我們的東珠老師和駐校干部們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tài)、家庭及健康情況,及時為我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成為我們成長道路的知心朋友。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感謝一直不曾放棄的自己,感謝學院為我們提供的這次社會實踐,每次經(jīng)歷都是一份成長,在不經(jīng)意間推動著我們向著目標越來越近!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