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05日
◎王朝書
釣魚、打水漂、揀水柴、游泳、背河沙……大渡河邊人聲喧嘩。夕陽落山了,人們還舍不得散去。
這是多年前,大渡河畔的景象。這個景象,今天再次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今天,先生和我因我的同學之邀,來到大渡河邊的一戶農(nóng)莊。這戶農(nóng)莊還是一個地質(zhì)博物館。依河而建。農(nóng)莊主人之所以相邀,主要是請先生我們?yōu)榻窈蟮陌l(fā)展,提些建議。先生原本不想出門,但經(jīng)我勸說,還是從村里出發(fā)了。畢竟地質(zhì)博物館,是瀘定縣的首家。且是我同學辦的。該去看看。
同學,姓黎。冷磧鎮(zhèn)上人。我和他共同讀書的時間,是在小學。小學畢業(yè)后,我們進了同一所中學,讀初中。初中畢業(yè)后,他的故事,我就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沒考上大學。不過,我讀大學時,他已在瀘定縣城開了首家廣告公司。生意不錯。先生我們回村前,我們一直沒聯(lián)系。再次見面,竟在大渡河邊。
同學,帶先生我們看了他的地質(zhì)博物館。博物館里所有的石頭,都是他從大渡河畔、二郎山上,揀回來的。那些石頭,大多是化石,還有的是形狀、花紋奇異的花崗石。足足陳列了一大間屋??粗切┦^,先生和我都對同學欽佩。
隨后,同學將先生我們帶到河邊。河邊,是他想要發(fā)展的地方。然而,該怎么做,同學不確定。現(xiàn)在,他在河邊搭建了廚房??腿藖砹撕?,可以吃柴火雞。
廚師已做好飯菜。先生、同學我們坐在河邊,邊吃,邊擺談。
再次和同學坐在河邊,我不由想起小時,大渡河邊的熱鬧。
我在小姑媽家寄住時,夏天,愛拿上書本,到河邊去,選一個石頭坐下。時常,一個浪頭沖到我腳邊,再慢慢退去。那時,我可以看見浪花里的小魚苗。那些魚苗常是一群的。當浪頭急速退去時,它們并不慌張。它們團成一團,隨河水而去。那時,大渡河里的魚很多。小魚苗,在河邊,可用手捉到。剛到鎮(zhèn)上讀書時,我和同學捉過小魚。年齡增長后,我不再捉魚。
看著魚群,聞著河水的味道,我對書的內(nèi)容,記得很快。當一本書翻完時,愉悅總會來到我的心田。那時,小姑媽家已有了電視。可,我依然想往河邊跑。那時,不知為何,不少人都想去河邊。其中,就有我的同學。他,對河邊的石頭著迷。從小學起,他即開始在河邊揀石頭,且將揀回的石頭,保存起來。
想到往事,我對先生、同學說,小時,每天放學后,我們至少在河邊會消耗一兩個小時。我們沒有為學習投入大量時間??晌覀兊娜松]有因此而荒廢。我的同學甚至沒有讀大學,但他卻擁有了一座地質(zhì)博物館。
同學認同我的說法。他說,回來建農(nóng)莊、建地質(zhì)博物館,雖然是為了盈利。但也是為了兒時的記憶。如今,大渡河因建水電站、采沙等,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河邊,也少有人玩了。他回來看了后,這段河流的面貌變化不大。因此,租下了周圍的土地,進行開發(fā)。希望,能讓今天的孩子們體會到過去歲月里的快樂。
這時,先生說,同學的這座地質(zhì)博物館,很好。是一處孩子們成長的心靈基地。如今,再讓孩子們像我們小時那樣玩,是不可能的。但今天,回歸自然,已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同學的這座地質(zhì)博物館還有農(nóng)莊,將為孩子們提供安全快樂回歸自然的場地。農(nóng)莊未來的發(fā)展,當從此入手,進行規(guī)劃。
如何做,先生給了同學不少建議。不覺中,時間流逝。告別時,夕陽已西斜。
回家后,我對先生說,今天,看到同學的農(nóng)莊,我的一個擔憂放下了。大渡河不會成為一條只生產(chǎn)電和河沙的河流了。它依然會陪伴著孩子們成長。同學的農(nóng)莊建好,大渡河畔一定會再次熱鬧起來。
先生說,那是必然。“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山和水,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我的同學能自發(fā)想到,在大渡河畔建地質(zhì)博物館、開辦農(nóng)莊,正是因為,今天我們的生命在訴求著,需要山,需要水,需要仁愛,需要智慧。
最新消息